来自 科技 2021-08-20 14:14 的文章

经费管理“松绑”落地更要落细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从7方面提出25条“硬核”举措,为科研经费松绑,为科研人员减负,直面科技界关切讨论已久的难点、堵点、痛点,引发强烈反响。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优化科研经费管理的政策文件和改革措施有效解放了科技生产力,但仍然存在政策落实不到位、项目经费管理刚性偏大、间接费用比例偏低等老大难问题,尤其满足不了当下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客观要求。为更好激励科研人员潜心科研,《若干意见》对不符合科研规律的经费管理规定之破除力度,可以说是大刀阔斧。

在经费管理方面,《若干意见》从简化预算编制、下放预算调剂权、扩大经费包干制实施范围等角度入手,进一步扩大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自主权;在加大激励科研人员方面,《若干意见》提出提高间接费用比例、扩大劳务费开支范围、合理核定绩效工资总量、加大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力度等多项措施;在为科研人员减负方面,《若干意见》要求全面落实科研财务助理制度……一个字,“放”,旨在让“买酱油的钱也能买醋”,让科研人员的智力劳动得到合理补偿,让科研人员摆脱繁琐不必要的事务性劳动,专注科研。

同时,比一系列人性化改革措施更值得点赞的,是改革的人性化导向。人是科技创新活动的核心要素,《若干意见》充分尊重这一规律,尝试改变我国科研经费管理一直以来重物轻人的倾向。我们看到,改革措施对科研人员的激励力度前所未有。这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用好科研人员,既要用事业激发其创新勇气和毅力,也要重视必要的物质激励”。

科技界期待好政策落实,也关心经费松绑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科研经费管理改革的落地,要有财务、审计、纪检监察等多个部门配合,这就需要各部门对相关精神有统一认识,厘清边界,清理修改不符合科研经费管理改革精神的规章制度,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当然,随着“放”的尺度不断加大,对科研经费监管的考验也愈显复杂,这就更需要各单位制定更加科学的细则,切实保障科研经费最大程度、最高效率激发创新,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做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