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科技 2019-11-18 10:22 的文章

他们是科技传播者、双创领头羊、脱贫带头人

  对山东省数以千计的科技特派员(下称“科特派”)来说,立冬之后的11月14日是个大日子。这一天,山东省十六地市的科特派齐聚省城,以“全省科技特派员工作会议”的形式传达精神,表彰先进,部署未来。
  辛苦耕耘二十载,山东科特派到了该盘点、总结的时候了。与国家同步,山东自1999年开始探索实施科特派制度,20年来始终以服务“三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科技人才为主体,以科技成果为纽带,让技术长在泥土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一批又一批的科特派成为农业科技的传播者、科技创新创业的领头羊、乡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在这个历史的关键点上,我们该如何总结、概括山东省科特派制度实施20年的探索和实践?
  处处是战场,处处是考场:7860个科特派扎根齐鲁大地,以“智力”增动力
  从泰山脚下到黄海之滨,从鲁西平原到沂蒙山区,在15.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处处是战场,处处是考场。
他们是科技传播者、双创领头羊、脱贫带头人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山东省累计选派科技特派员7860个,其中自然人特派员7491个,法人特派员369个;科技特派员共创办企业247家,创办合作社或专业协会567个,实施科技开发项目886项,项目总投资81292.69万元。
  从具体案例上看,山东建立了聊城市肉鸭产业创业链、聊城市食用菌产业创业链、泰安市有机蔬菜产业创业链、菏泽曹县芦笋产业创业链、临沂市生物环保养猪产业创业链等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链5个,认定了小麦、棉花、蔬菜、食用菌、果业、畜牧、水产等省级科技特派员创业链26个;建成山东滨州国家科技特派员创业基地、山东东营国家科技特派员创业基地、山东潍坊国家科技特派员创业基地等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基地3个;建成山东泰安国家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1个;建立国家新农村发展研究院2个。这些,都有力推动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和区域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
  20年时间很长,亦短,却足以检验出一项制度的成色。
  20年以来,山东科特派加快了先进技术成果转化应用,为农村产业发展增添了“动力”。他们瞄准制约全省农业转型升级的瓶颈问题,通过技术指导、科技培训、领办企业、建设基地等有效形式,把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等创新要素输送到农村基层,为科技与“三农”有效结合提供了重要载体。据统计,山东省科技特派员累计引进推广新技术2872项、新品种2583个,推送各类技术信息23万多条,惠及农民3亿多人次。仅省农科院科技特派员就转化农业科技成果2680项,培训农民25.6万人次,直接带动农民增收19.3亿元。
  20年以来,山东科特派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为贫困地区发展注入了“活力”。省级成立由226名高层次专家组成的科技扶贫服务团,吸纳2900多名科技特派员组建了452个科技扶贫服务队,实现了8654个省级扶贫工作重点村科技特派员全覆盖。在全省贫困地区转化农业科技成果500余项,建设科技扶贫示范基地50多个。
  20年以来,山东科特派促进人才与其他要素相结合,为农业农村生产提供了“智力”。山东省上下积极搭建科技服务载体,通过政府选派、双向选择等方式,强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各类科技服务机构与农业农村的连接,畅通了科研人员深入基层一线的“毛细血管”,构建了一支服务“三农”的科技人才队伍。全省共打造国家星创天地146家、省级农科驿站643家,实现了技术咨询即时化、技术指导专业化、服务基层常态化。全省累计选派科技特派员2万余名,科技副职795名,并带动各市每年选派500多名科技副镇长,培训农民968.2万人。
  政府设计,平台发力:遴选人才,加速转化,解决服务三农“最后一公里”问题
  长期以来,农业科技,因“养在深闺人未识”,没有落实到田间地头,没有在农民手里得到推广和应用,而成为国人的“心头之痛”。科特派的应运而生,便是对症下药之举。
  早在2016年,山东省政府办公厅便印发了《关于贯彻国办发〔2016〕32号文件加强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将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纳入全省人才工作大局统筹谋划,选拔热爱农业科技事业、技术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热心为“三农”服务的科技人员加入科技特派员队伍中来,有效激发服务农村基层、服务创新创业热情。同时,提出了“启动科技特派员科研支持计划,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后补助机制”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科技特派员深入基层开展“双创”营造良好政策环境。此外,还提出加快完善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为科技特派员深入基层开展“双创”活动搭建平台,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助推脱贫攻坚,推进农业农村创新创业。
  科特派发挥作用,需要平台的依托。山东人显然早已意识到平台的重要性,不断加强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服务载体和平台建设。
  他们将科技特派员工作与山东农业科技园区体系建设紧密结合。依托黄河三角洲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20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16家省级农高区和121家省级农业科技园构成的农业科技园区四级体系,积极引导科技特派员围绕园区产业需求开展创新创业。同时,打造星创天地和农科驿站科技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各级科技部门的引导作用,鼓励科技特派员依托该省146家国家星创天地和643家省农科驿站为服务载体,深入农村开展创业创新,为基层农技人员、大学生、返乡农民工、职业农民等开展技术技能培训,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实现技术咨询即时化、技术指导专业化、服务基层常态化,真正解决科技服务“三农”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依托国家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省试点建设和星创天地、农科驿站等创业平台基础设施条件,不断加强山东省市县三级农村农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充分利用微视频、网络电视、手机公众号、微信服务交流群和12369农村信息服务电台等信息化手段,初步构建了“互联网+”科技特派员服务模式,实现了线上线下两支队伍互补、上接科研院校专家、下接种养大户和农民的信息化便捷服务,大大提高了科技特派员服务农业农村发展的效能。截至2018年底,山东省科技特派员通过网络累计向农业农村推送各类技术信息23.6万多条。
  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在科技精准扶贫中的作用,山东积极推行“科技特派员+贫困村+农业产业”的服务模式,支持科技特派员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发挥自身技术、信息、成果、资金等创新优势,根据扶贫工作重点村科技需求,通过组织科技特派员与帮扶村签订帮扶协议,鼓励支持科技特派员深入乡村开展结对帮扶,积极开展技术咨询、农时指导、农技培训、成果转化、技术示范、创业式技术服务等,快速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有效提高科技精准扶贫实效。
  如何积极探索多元化科技特派员服务模式?山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满足各方利益为出发点,依托科技特派员创业链,探索建立科技特派员与服务单位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利益共同体,鼓励和提倡科技特派员向企业、合作社等服务单位开展多种形式的有偿服务,为科技特派员工作的深入实施和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
  领着农民干,带着农民赚:山东科特派“四支队伍”服务新模式已经成熟
  人们常常用“领着农民干,干给农民看,带着农民赚”来形容科特派的使命和任务。20年的探索中,山东以促进特色产业发展为核心,在资金、政策和平台建设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激发科技特派员服务农村基层、服务创新创业的热情,领着农民干,干给农民看,带着农民赚,探索出贴近农村农民需求、带动特色产业发展成效突出的新型科技特派员服务模式。
  第一支队伍是农技服务型科特派。临沂市科技特派员徐明举,2015年9月被推荐为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讲师,服务范围辐射费县周围县区,把科技种子和先进理念传播到沂蒙山区腹地,带动农民贫困户脱贫致富。在费县累计引进推广果树品种120余个,推广面积达到15万亩,为果农增加经济效益8000余万元。山东发挥科技特派员技术专长,及时有效解决帮扶村特色产业发展遇到的技术难题,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泰山林业科学院王迎研究院选派到泰安市宁阳县东疏镇潘茂村开展科技指导服务后,主动将其参与完成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四倍体泡桐种质创制与新品种培育”项目安排在潘茂村进行转化,建立了四倍体泡桐科技示范基地6亩,引进四倍体泡桐种根种苗4000条,每亩纯利润达到4000多元,成为该村增收致富新的增长点。这是山东的科技成果转化型科特派。他们以科技特派员为纽带,通过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定期指导生产等形式,加快先进适用技术和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淄博市科技特派员刘志坤牵头成立了沂源飞龙果品专业合作社,注册社员达到500多户,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共同承包山地种植山楂等经济苗木,积极推广统一施肥(生物肥)、统一管理、统一用药(推广频振式杀虫灯、粘虫板、生物灭菌等)、统一收获、统一收购等“五统一”有机山楂种植生产模式,形成有机山楂标准化种植操作规程及有机认证。第三支队伍,即结对培养乡土科技人才型科特派。通过科技特派员的传帮带作用结对培养乡土科技人才,为扶贫工作重点村稳固一支不走的脱贫致富带头人。
  第四支队伍是创业服务型科特派。东营一邦科技公司张成喜高级农艺师,以科技特派员身份带动永安镇十八村创办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农户提供专业化测土配方、育秧插秧、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服务,成功改造稻田280亩,年收益达到17万元,既带动了贫困农民增收,又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实现了科技特派员价值。这支队伍的做法是:科技特派员与帮扶村签订协议、建立利益共同体,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通过创业式服务带动帮扶村实现脱贫。
  眼下,山东科特派“四支队伍”服务新模式已经成熟。
  进一步加强,进一步创新:应对挑战,“科特派大省”的决胜未来之策
  站在20周年的节点上回望,山东科特派交出的答卷让人满意,但并不是尽善尽美。
  在山东省现有7.4万个行政村中,科特派的存量仅有不到七千人,覆盖面还相对较小多元化选派和双向选择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受现行体制机制约束,科技特派员以兼职、挂职为主,工作重心和考核管理由原单位负责,到基层的服务时限、服务成效没有硬性规定,一定程度上存在“干出成绩没有奖励、不出成绩也不受影响”的现象;以科技人员个体为主,法人特派员占比不到5%,以提供农业技术服务为主,难以满足当前农村发展电子商务、促进产业升级、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等综合需求。
  这些在具体工作中的短板和不足,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制度,进一步加强管理,进一步创新模式”来解决。正如山东省政府分管领导所言,我们既要把积累的成功经验做法总结好、运用好,也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把科技特派员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加强科技特派员选派认定工作,山东省将研究出台《加强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若干政策举措》,坚持数量和质量并重,严格遴选标准,实施双向选择,拓宽选派渠道。加大科技特派员工作资金支持力度,为科技特派员开展农村基层科技服务和创新创业提供资金保障。
  山东省将开发科技特派员登记备案及绩效评价系统,鼓励各类科技人员线上注册成为科技特派员。建立科技特派员工作绩效积分制量化考核和动态管理机制,实施定期考核、评先树优、动态管理。加大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单位和优秀科技特派员的宣传表彰力度,择优遴选公布优秀科技特派员,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科技特派员工作的良好氛围。
  山东省将加快推进科技特派员分配收益制度改革,鼓励高校、科研院所通过许可、转让、技术入股、领办创办企业等方式支持科技特派员转化科技成果,与服务对象结成利益共同体,保障科技特派员取得合法收益,形成科技特派员服务基层的长效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农村科技创业,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融资机制,加大对科技特派员创业企业的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