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国内 2021-05-26 16:37 的文章

走进桃花源③|去白鳞洲看常德仅存的苏式建筑

  1971年,桃源县桃花源镇白鳞洲村还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当时的白鳞洲洲上种植着成片桑树,村民们一边操持捕鱼的主业,一边养蚕、种蔬菜做副业,村里还建起了养蚕场。据村里的老人回忆,那个时候别的队上一个工分就七八分钱,洲上一个工分得一块多钱,村民的小日子过得很红火。

  也就是这一年,白鳞洲村在洲中心位置,修建了两栋两层红砖苏式建筑,48年过去了,这两栋历经风雨的白鳞洲地标性建筑,至今保存十分完好。

  初冬季节,记者来到桃花源旅游管理区采访,如今的白鳞洲村行政上已划归桃花源旅游管理区的桃仙岭办事处管辖,我们一行在桃花源古渡口乘船过沅江,前往白鳞洲村。

  一上岸,两栋红色砖墙的房子便吸引住了我们的目光,夕阳下,两栋红房子宛如挂在白鳞洲上的红飘带,耀眼夺目。

  据该村党支部书记罗丙春回忆:“当初修建的两栋苏式建筑,一栋是学校,一栋是大礼堂。学校供白鳞洲村的孩子们读书,包括他本人就是在这里读的小学。大礼堂是白鳞洲人的骄傲,比当时桃源县里的剧院还要气派,戏班子在白鳞洲唱戏一唱就一个星期,经常有周边村子里的人专程坐船来洲上看戏。”

  不仅如此,大礼堂还是洲上村民学习知识,开会聚会的场所。”

  记者了解到,现在大礼堂仍然保持着当年的样子,斑驳的外墙上还能清晰的看到“农业学大寨”五个大字,只是大礼堂里落满灰尘,窗棂破碎,外面荒草丛生,大礼堂的大门紧锁,透过大门向里望,礼堂中堆砌着少许杂物。

上世纪70年代建造的大礼堂,红砖仍然崭新。 记者 胡稳 摄

  桃花源管理区桃仙岭街道办事处书记唐佳巍告诉记者,两栋苏式建筑中曾经做学校的那栋,2003年学校停办后,一位退休老师在这里开办了一个幼儿园,但因建筑物老旧,幼儿园的环境一直达不到国家标准。2018年,办事处对房屋采取修旧如旧的方式进行维修,改造后一半用作村部,一半仍然开办幼儿园,供洲上的孩子进行学前教育。唐佳巍说:“虽然幼儿园是私立的,但所有改造费用都是政府出的,环境已经达到了国家开办幼儿园标准,幼儿园改造后,条件大为改善,今年就有3名学生从外地回归。”

白鳞洲航拍图。通讯员 张伟华 摄

  对于另一栋大礼堂的重启改造,唐佳巍他们很慎重,他说:“白鳞洲是沅江的江中岛,因为交通缘故,修建这样的房屋不容易,保留下来更是不容易,大礼堂不仅要好好保护,更应该好好利用起来。”采访中我们得知,随着白鳞洲的旅游产业逐渐发展,岛上急需一个能够承接旅行团客人吃饭和当地历史文化展示的地方,唐佳巍和办事处一班人想将大礼堂打造成过去上世纪70年代人民公社一样的文化餐厅,如果这个想法实现,游客以后来白鳞洲,也就有了吃饭休息的地方。

  白鳞洲一直都是桃花源景区的核心保护区,不仅不能大修大建,改造也一定要慎重,洲上两栋上世纪70年代修建的苏式红砖房建筑有可能是常德市仅存的苏式建筑。唐佳魏说,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这些有历史价值的房屋,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保护性开发利用,让这些建筑承担新的使命,造福洲上的村民。(尚一网记者 王永刚 郭学薇)